《墨子·天罚报应日》

传承墨学,吾辈有责。

目录:

  1.天罚报应日

    1.1.什么是鬼

    1.2.什么是天

    1.3.什么是染

    1.4.什么是天罚报应日

    1.5.什么是罪

    1.6.消罪的药方

    1.7.福报

    1.8.什么是自由真世界

    1.9.罪恶审判

  2.自由真世界

一、墨子·天罚报应日(补充篇章)


曰:“敢问鬼?”

吾曰:
  “子列子言曰:‘精神者,天之分;骨骸者,地之分。属天清而散,属地浊而聚。精神离形,各归其真,故谓之鬼。鬼,归也,归其真宅。’且子墨子言曰:‘古之今之为鬼,非他也,有天鬼,亦有山水鬼神者,亦有人死而为鬼者。’是故鬼即灵魂、鬼魂、生灵之本真。”


曰:“敢问鬼之情性?”

吾曰:

  “鬼乃大勇者也。《明鬼》曰:‘故鬼神之明,不可为幽间广泽,山林深谷,鬼神之明必知之。鬼神之罚,不可为富贵众强,勇力强武,坚甲利兵,鬼神之罚必胜之。’

  鬼乃大德者也。《明鬼》曰:‘昔者殷王纣,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上诟天侮鬼,下殃傲天下之万民,播弃黎老,贼诛孩子,楚毒无罪,刳剔孕妇,庶旧鳏寡,号啕无告也。故于此乎,天乃使武王至明罚焉。武王以择车百两,虎贲之卒四百人,先庶国节窥戎,与殷人战乎牧之野。王乎禽费中、恶来。众畔百走,武王逐奔入宫,万年梓株折纣,而系之赤环,载之白旗,以为天下诸侯僇。’

  鬼乃大智者也。鬼神之智乃能辨善恶而兴正道也,《明鬼》曰:‘尝若鬼神之能赏贤如罚暴也,盖本施之国家,施之万民,实所以治国家、利万民之道也。”若以为不然,是以吏治官府之不洁廉,男女之为无别者,鬼神见之;民之为淫盗寇乱盗贼,以兵刃、毒药、水火,退无罪人乎道路,夺人车马、衣裘以自利者,有鬼神见之,是以吏治官府,不敢不洁廉,见善不敢不赏,见暴不敢不罪。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,以兵刃、毒药、水火,退无罪人乎道路,夺车马、衣裘以自利者,由此止,是以莫放幽闲,拟乎鬼神之明显,明有一人畏上诛罚,是以天下治。’且鬼之赏贤罚暴为天之志也。”


曰:“请详述。”

吾曰:

  “,归也,归其真宅也。鬼乃生灵之本真。真即宜也,天之造化也。宜即正义也。《天志》曰:‘天为贵,天为知而已矣,然则义果自天出矣。’鬼魂之所求即天之志也,鬼魂之赏贤罚暴安不为天之志乎?

  鬼魂,来无影去无踪,不知不觉,可附于众生灵之身。吾观生灵之物性推知鬼魂之物性,二者无异矣。静待恶人而赏贤罚暴,行天之志也。

  观其鬼魂之意,此鬼魂犹如天使或谓之精灵。

(译文)
问:“请问鬼是什么?”

答:“列子说:‘属于天空的清明而分散,属于大地的混浊而凝聚。精神离开了形骸,各自回到它的本位,所以叫它为鬼。鬼,意思是回归,回归到它真实的世界。’而且墨子说:‘古往今来所说的鬼神,没有别的,有天鬼,也有山水的鬼神,也有人死后所变的鬼。’所以鬼就是:灵魂、鬼魂、生灵的本真。”


问:“请问鬼的情性?”

答:
  “鬼是大勇者。《明鬼》上面说:‘所以对鬼神的明察,人不可能倚恃幽间、广林、深谷(而为非作歹),鬼神一定能洞知他。对鬼神的惩罚,人不可能倚恃富贵、人多势大、勇猛顽强、坚甲利兵(而抵制),鬼神必能战胜他。’

  鬼是大德者。《明鬼》上面说:‘从前的殷王纣,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但他对上咒骂上天,侮辱鬼神,对下殃害残杀天下万民,抛弃父老,屠杀孩童,用炮烙之刑处罚无罪之人,剖割孕妇之胎,庶民鳏寡号陶大哭而无处申诉。所以在这个时候,上天的使者就使周武王致以明罚。武王用精选的战车一百辆,虎贲勇士四百人,亲自作为同盟诸国受节军将的先驱,去观察敌情。与殷商军队战于牧野,武王擒获了费中、恶来,殷军大队叛逃败走。武王追逐他们奔入殷宫,用万年梓株折断了纣王头,把他的头系在赤环上,以白旗载着,让天下的诸侯杀戮他。’

  鬼是大智者。鬼神的智慧是能辨善恶且使正道兴旺,《明鬼》上面说:‘应当相信鬼神能够赏贤和罚暴。这本是应施之国家和万民,确实可用以治理国家、谋利万民的大道。’所以,那些政府官吏不清廉,男女混杂没分别,鬼神都看得见;百姓成为淫暴、寇乱、盗贼,拿着兵器、毒药、水火在路上邀截无辜之人,夺取人家的车马、衣裘为自己牟利,有鬼神看得见。因此官吏治理官府之事不敢不廉洁,见善不敢不赏,见恶不敢不罚。而百姓成为淫暴、寇乱、盗贼,拿着兵器、毒药、水火在路邀截无辜的人,抢夺车马,衣裘为自己谋利之事,从此就会停止,于是天下就治理了。’而且鬼魂的赏贤罚暴是(践行)上天的意志。


问:“请详细阐述?”

答:
  “鬼,意思是回归,回归到它真实的世界。鬼是生灵的本真。真就是适宜,这是上天赋予的,适宜的就是正义的。《天志》上面说:‘上天是尊贵的,上天是聪明的,如此而已。那么,正义果然是从上天产生出来的了。’鬼魂追求的就是上天的意志,鬼魂做的赏贤罚暴难道不是上天的意志吗?

  鬼魂,来无影去无踪,(人)不可察觉,是可以附身在众多生灵之上。我通过观察生灵的物性得出鬼魂之物性,两者没有差别。静静地等待恶人,去做‘赏贤罚暴’的事情,这践行的是上天的意志。

  观察到鬼魂和天使、精灵是相同的意思。



曰:“鬼,真大德者也,敢问天?

吾曰:
  “天乃万物之造化者也,人之大端也。

  《天志》曰:‘天以磨为日月星辰,以昭道之;制为四时春秋冬夏,以纪纲之;雷降雪霜雨露,以长遂五谷麻丝,使民得而财利之;列为山川溪谷,播赋百事,以临司民之善否; 为王公侯伯,使之赏贤而罚暴,贼金木鸟兽,从事乎五谷麻丝,以为民衣食之财,自古及今,未尝不有此也。’此为天之造化大德也。

  天地运行之理而上天知矣,天乃真理之化身,且为正义之裁决者,《法仪》曰:‘爱人利人者,天必福之;恶人贼人者,天必祸之。’

  天之所作乃是厚爱于人,而人不尊天,岂不忘本乎?染于恶而怨天,岂不不明智乎?


曰:“敢问天可附于人之身乎?”

吾曰:
  “上天不可附于人之身矣。《法仪》曰:‘今天下无大小国,皆天之邑也。人无幼长贵贱,皆天之臣也。’由此可知:天乃主宰、君王也。

  天乃厚爱于民,若天附于人之身则失公义,不爱全民矣。鬼可,鬼附于人之身,赏贤罚暴,行天之志,此前之述也。”

(译文)
问:“鬼真的是大德者,请问天?”

答:
  “上天是万物的创造演化的主导者,是人的根本。

  《天志》上面说:‘即上天分别日月星辰,照耀天下,制定四季春夏秋冬,以为纪纲,降下霜雪雨露,以生长、成熟五谷丝麻,使老百姓得以供给财用;又分列为山川溪谷,广布各种事业,用以监察百姓的善恶;分别设立王、公、侯、伯,使他们赏贤而罚暴,征收金木鸟兽,从事五谷丝麻,以为百姓的衣食之财,从古到今,未曾不是如此。’这是上天创造演化的大德。

  上天知道天地的运行原理,上天可以代表真理本身,而且是正义的裁决者,《法仪》上面说:‘爱人利人的人,上天必定给他降福;相互厌恶和残害人的人,上天必定给他降祸。

  上天的做法是对人的厚爱,但是人们不尊天,这不是忘本吗?沾染罪恶却埋怨上天,这是明智的吗?


问:“请问上天可以附在人的身上吗?”

答:
  “上天不可以附在人的身上。《法仪》上面说:‘现在天下不论大国、小国,都是上天的国家。人没有幼、长、贵、贱,都是上天的臣民。’由这可以知道:上天是主宰、君王。

  上天厚爱他的臣民,如果上天附在人的身上就丢失公义(只爱一个人),不再爱所有人了。鬼可以,鬼附在人的身上,犒赏贤人和惩罚作恶的暴徒,践行上天的意志,这是我前面叙述过的。”

曰:“敢问染?”

吾曰:
  “《所染》曰:‘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,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。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。故染不可不慎也!’吾得其意可知,‘染于恶则积恶,染于善则积善。’

  善恶之花成熟之时,天罚报应日即至也。何矣?
  《法仪》曰:‘以其兼而爱之,兼而利之也。’此上天兼爱天下也。且《兼爱》曰:‘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’投恶以上天之民,天报之以恶;投善以上天之民,天报之以善。此乃上天之报应机理,鬼之赏贤罚暴亦按此理。

  《明鬼》曰:‘子墨子言曰:‘若以众之所同见,与众之所同闻,则若昔者杜伯是也。’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,杜伯曰:‘吾君杀我而不辜,若以死者为无知,则止矣;若死而有知,不出三年,必使吾君知之。’其三年,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,田车数百乘,从数千人,满野。日中,杜泊乘白马素车,朱衣冠,执朱弓,挟朱矢,追周宣王,射之车上,中心折脊,殪车中,伏弢而死。当是之时,周人从者莫不见,远者莫不闻,著在周之《春秋》。为君者以教其臣,为父者以警其子,曰:‘戒之!慎之!凡杀不辜者,其得不祥,鬼神之诛,若此之惨速也!’’此杜伯之鬼魂还报矣。

  《明鬼》曰:‘昔者郑穆公,当昼日中处乎庙,有神入门而左,鸟身,素服三绝,面状正方。郑穆公见之,乃恐惧奔。神曰:‘无惧!帝享女明德,使予锡女寿十年有九,使若国家蕃昌,子孙茂,毋失郑。’穆公再拜稽首曰:‘敢问神名?’曰:‘予为句芒。’’此郑穆得寿,立见福报矣。
  此二君者皆天罚报应日之先兆也。

(译文)
问:“请问染的含义?”

答:
  “《所染》上面说:‘(丝)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,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。染料不同,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。经过五次之后,就变为五种颜色了。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。’我明白他的意思同时可以得出:‘沾染罪恶就会积累恶果,沾染善良就会积累善果。

  善恶之花成熟的时候,天罚报应日就到了。为什么呢?
  《法仪》上面说:‘这是因为天对人是全爱和全利的缘故。’这是上天兼爱天下。而且《兼爱》上面说:‘你投给我桃,我报给你李。’,你投恶给上天的子民,上天投恶给你;你投善给上天的子民,上天投善给你。这是上天的报应机理,鬼的赏贤罚暴也遵循这一道理。

  《明鬼》上面说:‘墨子说道:‘如果以大众共同见到和大众共同听到的来说,那么象从前杜伯的例子就是。’周宣王杀了他的臣子杜伯而杜伯并没有罪。杜伯说:‘我的君主要杀我而我并没有罪,假若认为死者无知,那么就罢了,假若死而有知,那么不出三年,我必定让我的君上知道后果。’第三年,周宣王会合诸侯在圃田打猎,猎车数百辆,随从数干人,人群布满山野。太阳正中时,杜伯乘坐白马素车,穿着红衣,拿着红弓,追赶周宣王,在车上射箭,射中宣王的心脏,使他折断了脊骨,倒伏在弓袋之上而死。当这个时候,跟从的周人没有人不看见,远处的人没有人不听到,并记载在周朝的《春秋》上。做君上的以此教导臣下,做父亲的以此警戒儿子,说:‘警戒呀!谨慎呀!凡是杀害无罪的人,他必得到不祥后果。鬼神的惩罚象这样的惨痛快速。’’这是杜伯的鬼魂来还报了。

  《明鬼》上面说:’从前秦穆公在大白天中午在庙堂里,有一位神进大门后往左走,他长着鸟的身子,穿着白衣戴着黑帽,脸的形状是正方。秦穆公见了,害怕地逃走。神说:‘别怕!上天享用你的明德,让我赐给你十九年阳寿,使你的国家繁荣昌盛,子孙兴旺,永不丧失秦国。’穆公拜两拜,稽首行礼,问道:‘敢问尊神名氏。’神回答说:‘我是句芒。’’这是郑穆得寿,立刻见到福报。
  这两个人(事件)都是天罚报应日到来前的预告。

曰:“敢问天罚报应日?”

吾曰:
  “四时更替,日月升落有序,然此自然之理乃为上天造化之理,推而知之:天地不可交替乎?死生不可转换乎?

  子列子曰:‘鬼,归也,归其真宅。’死生转换,是谓归真。真者,宜也,天之造化也。宜者,义也。

  《天志》曰:‘顺天意者,兼相爱、交相利,必得赏;反天意者,别相恶,交相贼,必得罚。’天罚即上天之正义审判,生灵归真之必行路,是而归真。

  春去秋来,万物复归其根。归根者,归真矣。天地乃上天造化之果,天地亦归其根,天罚报应日不可在末日乎?

  此日犹如永恒之渡口,众生灵及鬼魂受此审判,人之灵魂亦在其中。”

(译文)
问:“请问什么是天罚报应日?”

答:
  “四季更替,日月有序地升起落下,然而,这个自然之理是上天的创造演化之理,可以知道的是:天与地不可以交替吗?死亡和出生不可以转换么?

  列子说:‘鬼就是回归,回到真实的世界。’死亡和出生的转换就是归真。真就适宜,这是上天赋予的,适宜的就是正义的。

  《天志》上面说:‘顺应上天意志,兼爱他人,互惠互利,一定得到上天的福报;违反上天意志,相互仇恨相恶,交互都残害,必定会得到上天的惩罚。’天罚就是上天的正义审判,生灵必定要走的归真之路,从而完成归真。

  春天过去了秋天就来了,万物又重新归根,归根就是归真。天空和大地是上天创造演化的果实,天空和大地也归根,那么天罚报应日不可以在末日么?

  这一天犹如永恒的渡口,所有生灵和鬼魂都要受到审判,人的灵魂也在其中。”

曰:“上天之赏罚即审判也,有罪方可审判矣,敢问罪?”

吾曰:“此难矣,然吾知其一二也。

  不尊天,不明天志,此罪矣!
  漠视工人之权利,剥夺其休息日,此罪矣!
  漠视生命,奸淫,偷盗‌,此罪矣!
  作伪证,贪恋他(她)人之财物,此罪矣!

(译文)
问:“上天的赏罚就是审判,有罪才能审判,请问罪?”

答:“这个问题很难,然而我是知道一些的。

  不尊敬上天,不明白天志,这是罪!
  漠视工人的权利诉求,剥夺他(她)的休息日,这是罪!
  漠视生命,奸淫,偷盗,这是罪!
  (在法庭上)作伪证,贪恋他(她)人的财物,这是罪!

曰:“敢问天罚报应日之审判,可有消罪之药方?”

吾曰:
  “《法仪》曰:‘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,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。’且孔子曰:‘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,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’此古之民知‘天欲人相爱相利’也。

  而今之民常染于恶而不慎染,不兼爱交利而互贼。天志离矣,是谓罪矣!
  故天罚必至而无保全之策。有罪者,将《墨子》及本文之真意传于朋友、同事、同学、亲戚,其罪可减,以至无罪。而本无罪者传之,则有福报也。 ”

(译文)
问:“请问天罚报应日那天的审判,有没有消罪的药方?”

答:
  “《法仪》上面说:‘这是可以知道上天是想让人们互爱互助,而不想让人们互恨互害。’而且孔子说:‘大道实行的时代,人们行使的是公权力,大家推选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为领导,彼此之间讲究信誉,相处和睦。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,不只把自己的子女当作子女,使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,壮年人都有工作可做,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,矜寡孤独和残废有病的人,都能得到社会的照顾。男子都有职业,女子都适时而嫁。对于财物,人们只是不愿让它白白地扔在地上,倒不一定非藏到自己家里不可;对于气力,人们生怕不是出在自己身上,倒不一定是为了自己。所以勾心斗角的事没有市场,明抢暗偷作乱害人的现象绝迹。所以,门户只须从外面带上而不须用门上锁。这就叫大同社会。’这是古代的人们知道‘上天是想让人们互爱互助’。

  然而今天的人们常常沾染罪恶却不对罪恶谨慎,不互爱互助却选择互相伤害。背离天志,这个就是罪孽呀!
  所以,天罚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而(人们)没有任何保全自身的措施。 有罪孽的人,将《墨子》和本文的真意传达给你的朋友、同事、同学、亲戚,他的罪孽是可以消减,直至没有罪孽。而那些本身没有罪孽的人传达这些(内容)就会有福报。

曰:“敢问福报?”

吾曰:
  “鬼乃大智者、大德者、大勇者,此吾前之述也。汝可知智者与智者,德者与德者、勇者与勇者之相与和谐乎?鬼乃行天之志也,则吾可知上天也必有大智、大德、大勇也。
  《天志》曰:“天以磨为日月星辰,以昭道之;制为四时春秋冬夏,以纪纲之;雷降雪霜雨露,以长遂五谷麻丝,使民得而财利之。”此上天之造化杰作也,吾可知:于人而言,此为大能也。
  故而吾可知天乃全能者也,有大智、大德、大勇、大能。推而得之,此福报可使人欲足矣。
  不止于此,有行天之志者,自由真世界则近矣。

(译文)
问:“请问福报?”

答:
  鬼是大智者、大德者、大勇者,这是我之前回答过的。你可知道(按照常理)智慧的人和智慧的人,有德的人和有德的人,勇敢的人和勇敢的人是可以和谐相处的?鬼践行天志,那么我就可以知道上天必定具备大智、大德、大勇的品性。
  《天志》上面说:‘即上天分别日月星辰,照耀天下,制定四季春夏秋冬,以为纪纲,降下霜雪雨露,以生长、成熟五谷丝麻,使老百姓得以供给财用。’这是上天创造演化的杰作,那么我就可以知道:对于人而言,这是大能。
  所以我可以知道上天是全能者,具备大智、大德、大勇、大能的品性,由此可以知道:这个福报是可以满足他的想法。
  不止这样,有践行天志的人,那他就更临近自由真世界了。

曰:“敢问自由真世界?”

吾曰:“自由真世界,顾名思义,自由且真实。吾未时,难述矣,静待,至此。”

(译文)
问:“请问什么是自由真世界?”

答:自由真世界,顾名思义就是自由且真实的世界。我还没到那个时候,还很难描述(它的美好),静静地等待吧,(未来)会到那美丽的世界。

曰:“敢问过而不改者之审判?”

吾曰:
  “汝可知阴阳乎?一阴一阳,一正一负,一女一男,则审判亦合此理。
  ‘阴阳转换,以怨报怨,以暴还暴,以牙还牙,以血还血。’此乃上天之公义也。”

(译文)
问:“请问对于有过错却不改正的人的审判?”

答:
  你可是知道阴阳吗?一阴一阳,一正一负,一女一男,那么审判一定按照这样的道理。
  ‘阴阳转换(男女性别调换,男的变成女的,女的变成男的),用怨恨返给怨恨,用暴力返给暴力,用牙齿返给牙齿,用鲜血返给鲜血。’这是上天的公义。

 参考文献: 1.《墨子》  2.《列子·天瑞》  3.《道德经》  4.《庄子·渔父》  5.《论语》  6.《中庸》  7.《礼记·礼运》

二、自由真世界

最接近自由真世界的描述就是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突破有与无的界限就是自由真世界,但人生步骤是:{(有→无)或(无→有)} → 空

  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
  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

  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。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

  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

  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

  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,即说咒曰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


返回上一页